孩子几岁不随地大小便?
我小时候住在外公外婆家,他们家是独立卫生间,但只有冷水没有热水。我小时候比较内向所以上厕所一直憋着,但是尿量很大,而且我是那种一点尿液都不留的人,哪怕只是滴在马桶里我也会冲干净再上。
有一天我照常去上厕所,刚蹲下我二姨(当时在她们家玩)就推门进来了,问我在干什么,我说上厕所啊!我二姨说,哎呀,你还上厕所啊,你尿到我刚拖地的地方啦!我一愣,说啊!真的吗?我二姨说,是啊,赶紧出来吧,别蹲坏了。我一脸懵圈的站起来,看着我二姨用她纤细的手提着我的裤子,往外走。 走到门口我突然反应过来,吼道:“我要拉屎”! 我二姨白了我一眼:“早知这样你不早说!” 在我二姨的鄙视中,我解决了生理问题。
从我有记忆开始,我就不存在随地大小便的问题。因为我都是去厕所的… 但是我四岁时有一次跟着妈妈和哥哥去海边玩,在海边玩的时候我突然想放屁,可是那时人特别多,我又特别腼腆,于是我就放了一个屁,然后我脸红了,但是我没想到,我这一放屁引起了一场连环屁…
我妈先放了一个,很响很冲的那种,我惊呆了。 紧接着是我哥,更响。 我也忍不住了,于是放了一个比他们都响的屁,整个海边都弥漫着我的屁味。我不争气的脸红到了脖子根,捂着脸跑了。后来我爹找到我时,我正躺在草丛里哀嚎呢,说我这辈子都完啦,别人一定会笑话我的… 果然后来回到酒店后我爸笑着问我妈,刚才那个屁是不是她放的,我妈说是。笑得快岔气。
要想让宝宝养成不随地大小便,而自觉去便盆或坐便的习惯,需要家长的耐心训练,一般可在1岁半以上进行。
训练的方法:
首先,要让宝宝逐渐懂得什么是便盆,可经常带宝宝到便盆前玩耍,或往便盆里投放玩具,逐步形成便盆是放“便便”和“尿尿”的地方。
然后,当宝宝玩耍时,趁机带她排尿排便,并且要让宝宝尽量坐在便盆上排,帮助她形成在便盆上“尿尿”、“便便”的条件反射和习惯。
另外,当宝宝在便盆上“尿尿”或“便便”后,要及时表扬,并鼓励宝宝下次继续在便盆上大小便。
这样坚持训练几天后,可逐渐尝试用便盆代替尿布,在此期间如发生宝宝尿在地上,家长不要训斥孩子,避免孩子产生抵触或受挫折,影响正常训练。一般经过3-4周的训练,宝宝可养成使用便盆的习惯,之后可逐步训练宝宝主动去坐便盆并逐渐过渡到使用坐便。
在训练宝宝入坐便盆的过程中,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宝宝排尿排便时,家长需陪同,可把报纸、宝宝喜欢的书等放在便盆前面给宝宝娱乐。切记,不要让宝宝在便盆上玩耍、吃东西或长时间入坐。
2、每次入坐时间不可太长,一般5-10min为宜。
3、要逐步训练宝宝在家中固定地点便盆,在宝宝玩闹过程中,也要在固定地点使用便盆,并逐渐形成每天在固定时间入坐便盆的习惯。
宝宝自身发育个体差异,以及家庭环境、教育方式及家长文化水平等不同,也会影响宝宝使用便盆的时间。
总之,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,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如厕训练,避免操之过急,产生逆反心理,反而不利于成功训练。